奥地利海外服务机构简介
贝尔泽▪伊萨耶夫
奥地利海外服务社
奥地利海外服务社是奥地利共和国劳动、社会事务、卫生、医疗和消费者保护部正式认可的协会,该组织负责组织奥地利大屠杀纪念服务员、社会服务员和和平服务员的准备工作,将他们派遣至五大洲33个国家/地区的60多家合作机构。该服务是根据《奥地利志愿服务法》(Freiwilligengesetz,FreiwG)提供的一项自愿服务,服务期6到12个月,并且在延续10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有资格代替奥地利青年男性公民的其它强制性国民服务。此外,自2016年对《奥地利志愿人员法》进行修订后,该服务也向女性和不应征入伍的男性开放。该计划的参与者以奥地利共和国政府补贴的形式获得财政支持,涵盖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费用。因此,可以保证合作伙伴机构无需提供与志愿者工作相关的任何费用。志愿者在其工作部门致力于履行某些职责,这些职责是根据奥地利海外服务与合作机构之间的合作协议安排的。
志愿者的工作部门和服务期限的确定取决于志愿者,这使他们可以向协会和所选的合作伙伴机构提供自己的个人优势和兴趣。在这方面,奥地利海外服务部以其全球部门和服务品种的多功能性而独树一帜。它是唯一一家在奥地利提供所有三种志愿服务的协会。在部署之前,志愿者需接受强化培训,为他们的未来工作做好准备。该培训包括文学,会议,讲习班,学习旅行和个人监督,这是奥地利海外服务部每位有意参加的志愿者必须参加的。因此,该计划向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技能,有助于实现他们的自我发展。这是建立奥地利海外服务社的关键考量。
1. 服务类型
奥地利海外服务提供三种类型的服务,它们的要求不同:大屠杀纪念服务、社会服务、和平服务。志愿者根据他们未来的工作场所接受不同的培训。
大屠杀纪念服务是协会与45个伙伴机构之间的主要服务类型,其中大多数位于欧洲或北美,目的是检查和调查纳粹主义的原因和后果,并建立对大屠杀所有受害者的积极纪念文化。此外,这项服务旨在使奥地利为直接参与纳粹灭绝政策而悔过。志愿者通常在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大屠杀纪念馆(例如以色列的Yad Vashem或柏林的犹太博物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包括研究和援助活动,协助组织实地参观,在档案馆收集、整理资料,在学校里进行演讲以及联系和追踪与大屠杀相关的证人。
社会服务由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各个项目定义。志愿者的职责根据其工作部门的情况进行调整,这可能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通常,他们在教育项目、环境项目和医疗护理项目中工作,这些项目通常位于印度或乌干达等发展中国家。
和平服务致力于促进因历史上的冲突而陷入困境的冲突各方之间的理解。这种服务并不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或国家,因此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灵活。根据这项服务的多功能性,志愿者可以在不同合作伙伴机构中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服务。奥地利海外服务是奥地利唯一提供这种服务的协会。
2. 服务起源
1970年代后期,安德烈亚斯·迈斯林格(Andreas Maislinger)博士首先提出了国际大屠杀纪念志愿服务的构想。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积极活动,推动将奥地利大屠杀纪念服务纳入奥地利义务兵役和民政服务的合法替代项目。经过他的广泛游说,大屠杀纪念服务于1991年获得奥地利政府的正式认可。 1992年,第一位大屠杀纪念服务志愿者在波兰的奥斯维茨-比克瑙纪念馆开始服务。几年后,奥地利对外服务协会于1998年正式成立,以协调有关培训和部署未来志愿者的组织和法律事务。
在他们的信念的推动下,安德烈亚斯·梅斯林格(Andreas Maislinger)和第一批志愿者设法增加合作伙伴机构的数量,增加新服务类型,并确保为奥地利海外服务的所有未来志愿者提供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全面准备。总体而言,自愿出国服务的意愿迅速增长,这使得奥地利海外服务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
3. 驻外办事处的业务结构
奥地利海外服务社总部位于蒂罗尔州因斯布鲁克。但是,大多数组织和法律事务都在维也纳办公室进行处理。此外,服务社还设有几个部门,分别负责本社最重要的运营活动,例如财务,服务准备,监督,管理,营销和全球网络。这些部门由部门经理指导,后者负责协调不同任务组的工作以履行部门职责。在这种情况下,本社的管理由主席Andreas Maislinger博士和各自的部门经理共同承担。本社的大多数成员没有报酬。
4.奥地利驻华服务机构的合作伙伴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CJSS)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二大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SASS)的下属研究机构。在潘光教授的领导下,CJSS已成为中国研究犹太教和以色列事务的领先研究机构之一。 CJSS将研究重点放在三个学术领域:(1)上海犹太难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屠杀难民),(2)其他来华犹太社区(最大的是天津,哈尔滨和开封) (3)中东研究。
CJSS与所谓的黄包车联谊会(在上海幸存的大屠杀难民团聚)一起组织了几次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自2006年以来,CJSS每年都会从奥地利海外服务社接收奥地利大屠杀纪念志愿者。志愿者的职责包括:组织与大屠杀相关的教育活动,协助CJSS员工组织展览和学术会议,以及翻译和出版工作,并维护CJSS档案资料。同时,也为CJSS和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原Ohel Moshe犹太会堂)的参观者提供指导和服务。2006年,潘光教授荣获奥地利政府授予的“大屠杀纪念服务奖”。
约翰·拉贝(John Rabe)和国际安全区纪念堂
南京的约翰·拉贝和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是一家与和平服务有关的伙伴机构,自2008年以来就与奥地利海外服务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拉贝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从日本的迫害下拯救了许多中国难民,该中心的成立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的深爱。该项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的和平与人道主义,并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国际理解。在约翰·拉贝故居,和平志愿者的主要职责包括:提供助理和翻译工作,准备项目,开发网站,以及开展独立研究和调查工作。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BIPCF)于2013年2月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该机构促进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卫生,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它建立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平台,以及“学术智库-主题文化-产业联盟-国际慈善机构”的合作体系。奥地利海外服务社自2020年以来开始与BIPCF保持合作,预计2021年将排出第一批志愿者。志愿者的职责将很快确定 。
(作者为奥地利海外服务机构派驻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大屠杀纪念服务志愿者 2019.8——2020.7。汪舒明编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