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7月5日—6日,第二届犹太研究青年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犹太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博士研究生4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和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联合主办,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来华犹太难民研究”的系列研讨之一。
在简短的开幕式后,美国伊利诺伊学院历史系教授,著名上海犹太难民口述史研究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来华犹太难民研究”项目组成员斯蒂芬·霍奇斯塔特(Steven Hochstadt)做了“为什么犹太研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主题讲演。前上海犹太难民,德国作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来华犹太难民研究”项目组成员索尼亚·谬伯格 (Sonja Muhlberger)做了评论。
在一天半的会议期间,与会青年学者围绕犹太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犹太文明的现代化转型、美国犹太人和世界各地犹太人、来华犹太人、犹太宗教和文化、反犹主义和纳粹大屠杀、犹太民族的流散生活、当代以色列与阿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做了开幕致辞和会议总结。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建、虞卫东、汪舒明,南昌大学教授刘金忠、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宋永成分别主持会议讨论并发言。南京大学孟振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韩颖、复旦大学卢镇、哈尔滨犹太研究中心程红泽、郭宇春和宋晓松、郑州大学艾仁贵、河南科技大学葛淑珍、上海社会科学院盛文沁、南京大学孙燕、湖南师范大学罗衡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杨梦、四川外国语学院陈丽丽、上海大学杨军、上海社会科学院王震、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章波、苏州科技学院王本立、延安大学石竞琳、上海社会科学院罗爱玲等青年学者在会上做了发言或评论。
特邀与会的上海犹太人后裔、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沙拉·伊玛斯 (Sara Imas)、前上海犹太居民、澳大利亚著名社会活动家山姆·莫辛斯基 (Sam Moshinsky)分别做了午餐讲演,介绍了他们的上海生活、中国情节和近期推出的著作。
(责任编辑:admin)